- 在
 JavaScript的世界中,所有代码都是单线程执行的- 由于这个“缺陷”,导致
 JavaScript的所有网络操作,浏览器事件,都必须是异步执行。异步执行可以用回调函数实现- 异步操作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点触发一个函数调用
 
- 主流的异步处理方案主要有:回调函数
(CallBack)、Promise、Generator函数、async/await。 
# 一、回调函数(CallBack)
- 这是异步编程最基本的方法
 - 假设我们有一个 
getData方法,用于异步获取数据,第一个参数为请求的url地址,第二个参数是回调函数,如下: 
function getData (url, callBack) {
    // 模拟发送网络请求
    setTimeout(() => {
        // 假设 res 就是返回的数据
        var res = {
            url: url,
            data: Math.random()
        }
        // 执行回调,将数据作为参数传递
        callBack(res)
    }, 1000)
}
- 我们预先设定一个场景,假设我们要请求三次服务器,每一次的请求依赖上一次请求的结果,如下:
 
getData('/page/1?param=123', (res1) => {
    console.log(res1)
    getData(`/page/2?param=${res1.data}`, (res2) => {
        console.log(res2)
        getData(`/page/3?param=${res2.data}`, (res3) => {
            console.log(res3)
        })
    })
})
通过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出,第一次请求的
url地址为:/page/1?param=123,返回结果为res1。第二个请求的
url地址为:/page/2?param=${res1.data},依赖第一次请求的res1.data,返回结果为res2`。第三次请求的
url地址为:/page/3?param=${res2.data},依赖第二次请求的res2.data,返回结果为res3。由于后续请求依赖前一个请求的结果,所以我们只能把下一次请求写到上一次请求的回调函数内部,这样就形成了常说的:回调地狱。
# 二、发布/订阅
我们假定,存在一个"信号中心",某个任务执行完成,就向信号中心"发布"(
publish)一个信号,其他任务可以向信号中心"订阅"(subscribe)这个信号,从而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可以开始执行。这就叫做"发布/订阅模式"(publish-subscribe pattern),又称"观察者模式"(observer pattern)
- 这个模式有多种实现,下面采用的是Ben Alman的Tiny Pub/Sub,这是
jQuery的一个插件 - 首先,
f2向"信号中心"jQuery订阅"done"信号 
jQuery.subscribe("done", f2);
- f1进行如下改写
 
function f1(){
    setTimeout(function () {
      // f1的任务代码
      jQuery.publish("done");
    }, 1000);
}
jQuery.publish("done")的意思是,f1执行完成后,向"信号中心"jQuery发布"done"信号,从而引发f2的执行。 此外,f2完成执行后,也可以取消订阅(unsubscribe)
jQuery.unsubscribe("done", f2);
- 这种方法的性质与"事件监听"类似,但是明显优于后者。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查看"消息中心",了解存在多少信号、每个信号有多少订阅者,从而监控程序的运行。
 
# 三、Promise
Promise是异步编程的一种解决方案,比传统的解决方案——回调函数和事件——更合理和更强大- 所谓
 Promise,简单说就是一个容器,里面保存着某个未来才会结束的事件(通常是一个异步操作)的结果。从语法上说,Promise是一个对象,从它可以获取异步操作的消息。Promise提供统一的API,各种异步操作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
- 简单说,它的思想是,每一个异步任务返回一个
Promise对象,该对象有一个then方法,允许指定回调函数。 - 现在我们使用 
Promise重新实现上面的案例,首先,我们要把异步请求数据的方法封装成Promise 
function getDataAsync (url) {
    return 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
        setTimeout(() => {
            var res = {
                url: url,
                data: Math.random()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resolve(res)
        }, 1000)
    })
}
- 那么请求的代码应该这样写
 
getDataAsync('/page/1?param=123')
    .then(res1 => {
        console.log(res1)
        return getDataAsync(`/page/2?param=${res1.data}`)
    })
    .then(res2 => {
        console.log(res2)
        return getDataAsync(`/page/3?param=${res2.data}`)
    })
    .then(res3 => {
        console.log(res3)
    })
then方法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对象,then方法的链式调用避免了CallBack回调地狱- 但也并不是完美,比如我们要添加很多 
then语句, 每一个then还是要写一个回调。 - 如果场景再复杂一点,比如后边的每一个请求依赖前面所有请求的结果,而不仅仅依赖上一次请求的结果,那会更复杂。 为了做的更好,
async/await就应运而生了,来看看使用async/await要如何实现 
# 四、async/await
await后面必须是一个Promise对象getDataAsync方法不变,如下
function getDataAsync (url) {
   return 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
       setTimeout(() => {
           var res = {
               url: url,
               data: Math.random()
           }
           resolve(res)
       }, 1000)
   })
}
- 业务代码如下
 
async function getData () {
    var res1 = await getDataAsync('/page/1?param=123')
    console.log(res1)
    var res2 = await getDataAsync(`/page/2?param=${res1.data}`)
    console.log(res2)
    var res3 = await getDataAsync(`/page/2?param=${res2.data}`)
    console.log(res3)
}
- 可以看到使用
async\await就像写同步代码一样 - 对比 
Promise感觉怎么样?是不是非常清晰,但是async/await是基于Promise的,因为使用async修饰的方法最终返回一个Promise, 实际上,async/await可以看做是使用Generator函数处理异步的语法糖,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Generator函数处理异步 
# 五、Generator
- 首先异步函数依然是
 
function getDataAsync (url) {
    return 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
        setTimeout(() => {
            var res = {
                url: url,
                data: Math.random()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resolve(res)
        }, 1000)
    })
}
- 使用 
Generator函数可以这样写 
function * getData () {
    var res1 = yield getDataAsync('/page/1?param=123')
    console.log(res1)
    var res2 = yield getDataAsync(`/page/2?param=${res1.data}`)
    console.log(res2)
    var res3 = yield getDataAsync(`/page/2?param=${res2.data}`)
    console.log(res3))
}
- 然后我们这样逐步执行
 
var g = getData()
g.next().value.then(res1 => {
    g.next(res1).value.then(res2 => {
        g.next(res2).value.then(() => {
            g.next()
        })
    })
})
- 上面的代码,我们逐步调用遍历器的 
next()方法,由于每一个next()方法返回值的value属性为一个Promise对象 - 所以我们为其添加 
then方法, 在then方法里面接着运行next方法挪移遍历器指针,直到Generator函数运行完成,实际上,这个过程我们不必手动完成,可以封装成一个简单的执行器 
function run (gen) {
    var g = gen()
    function next (data) {
        var res = g.next(data)
        if (res.done) return res.value
        res.value.then((data) => {
            next(data)
        })
    }
    next()
}
run 方法用来自动运行异步的 Generator 函数,其实就是一个递归的过程调用的过程。这样我们就不必手动执行 Generator 函数了。 有了 run 方法,我们只需要这样运行 getData 方法
run(getData)
这样,我们就可以把异步操作封装到
Generator函数内部,使用run方法作为Generator函数的自执行器,来处理异步。其实我们不难发现,async/await方法相比于Generator处理异步的方式,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只不过async/await在语义化方面更加明显,同时async/await不需要我们手写执行器,其内部已经帮我们封装好了,这就是为什么说async/await是Generator函数处理异步的语法糖了
← 浅析Promise原理 浅谈闭包 →